阿文的魂魄/(日) 冈本绮堂著
标准编号:978-7-5463-1639-0   
主要著者:冈本绮堂    
次要著者:茂吕美耶    三谷一马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234页 :  ; 21cm
价格描述:CNY20.00
主题词:推理小说  短篇小说  日本  现代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 阿文的魂魄 ; 石灯笼 ; 勘平之死 ; 澡堂二楼 ; 鬼师傅 ; 警钟之怪 ; 别宅仕女。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0025621 I313.45/7529 在架 达川区图书馆 达川区图书馆 外借室 CNY20.00 CNY20.00 2018-04-26 登录
0025622 I313.45/7529 在架 达川区图书馆 达川区图书馆 外借室 CNY20.00 CNY20.00 2018-04-26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nam 
001 __ 0108251548
005 __ 20180426154430.0
010 __ ■a978-7-5463-1639-0■dCNY20.00
100 __ ■a20100128d2010    em y0chiy50      ea
101 1_ ■achi■cjpn
102 __ ■aCN■b220000
105 __ ■aa   z   000ay
106 __ ■ar
200 1_ ■a阿文的魂魄■f(日) 冈本绮堂著■g(日)三谷一马画■g(日)茂吕美耶译■Aa wen de hun po
210 __ ■a长春■c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d2010
215 __ ■a234页■c图■d21cm
225 2_ ■a日本推理名作选■Ari ben tui li ming zuo xuan
306 __ ■a由远流出版集团控股公司代表授权
330 __ ■a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 阿文的魂魄 ; 石灯笼 ; 勘平之死 ; 澡堂二楼 ; 鬼师傅 ; 警钟之怪 ; 别宅仕女。
410 _0 ■a日本推理名作选■12001
606 0_ ■a推理小说■j选集■y日本■z现代■Atui li xiao shuo
606 0_ ■a短篇小说■j选集■y日本■z现代■Aduan pian xiao shuo
690 __ ■aI313.45■v4
701 _0 ■a冈本绮堂■4著■Agang ben qi tang
702 _0 ■a茂吕美耶■4译■Amao lu^ mei ye
702 _0 ■a三谷一马■4画■Asan gu yi ma
905 __ ■a达川区图书馆■b0025621■b0025622■dI313.45■e7529■h0025621■h0025622■l外借室■l外借室■p20.0000■p20.0000

◎阿文的魂魄

一个披头散发、浑身湿透的年轻女孩,端端正正地双手扶在榻榻米上行礼。脸色苍白的她只是默默跪在阿道枕畔,这样反而更有一股无以言喻的凄厉……

◎石灯笼

女儿的魂魄因为眷恋娘家,而现身自己眼前——老板娘如此认为。但是格子门内那双沾满泥巴的木屐,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勘平之死

角太郎忘我地朝自己一刺,脸上的痛苦如此逼真,台词还未说完就倒卧舞台上。他万万没想到,手上这把刀竟然会深入小腹……

◎澡堂二楼

半七与熊藏屏息凝神,打开不知是鱼皮或油纸裹住的浅黄纸包。两人眼前出现一个头颅,干瘪焦黄的肤色宛如腐烂的树叶。

◎鬼师傅

下女发现鬼师傅死在蚊帐内,脖子上缠着一条黑蛇。难道是悲惨病故的歌女代怨灵作祟,缠死了心狠手辣的养母?半七不禁打了个寒战。

◎警钟之怪

火灾警钟莫名其妙在深夜自动响起,造成莫大恐慌。若遇众人出动巡视,警钟就保持沉默;只要戒备一有松懈,就……坐卧不安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此后该如何是好?

◎别宅仕女

原本就寂静非常的宅邸,到了夜半,益发鸦雀无声。这时,纸门滑溜拉开,传来衣服下摆的沙沙声响。这人是来吸我鲜血,还是啃我骨头?阿蝶拉紧被子,整个人僵住了。

作家◎冈本绮堂(1872-1939)

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报人,“捕物”文学的开山祖师。自幼钻研汉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自1916年以降,冈本绮堂陆续创作出六十八篇“半七捕物帐”系列故事,篇篇都洋溢着浓厚的江户风情,使读者心旌摇荡、手不忍释。

译者◎茂吕美耶

日本埼玉县人,中日混血,对两国文化均有深刻体察,更有大量介绍日本的著述,曾主持台湾地区“半七捕物帐”系列的引进事宜。

画师◎三谷一马(1912-2005)

“吉川英治文化赏”得主,日本最后一位江户风俗画家。这套“半七捕物帐”的插图,每幅都是画师精心揣摩旧日的资料而成,风格独特之余,更完美重现了江户时期的日本风俗。插图、小说,此二者交相辉映,共同打造出连接江户东京、明治东京和现代东京的唯一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