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0056850 |
R241.2/2542 |
在架 |
达川区图书馆 |
达川区图书馆 |
外借室 |
|
CNY7.50 |
CNY7.50 |
2018-04-26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08251548
005 __ 20180426155819.0
010 __ ■a978-7-5357-6333-4■dCNY7.50
100 __ ■a20110316d2010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43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助读■Ayi zong jin jian · si zhen xin fa yao jue zhu du■f朱克俭,余娜编著
210 __ ■a长沙■c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10
215 __ ■a104页■d19cm
300 __ ■a历代中医师传读本
330 __ ■a本书介绍了传统中医的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理论与方法。全册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为理论依据,论述五色主病及其与五气、五脏等的归属关系,五音主病及其与五脏的生理病理联系,现在症的询问及临床辨证意义,四诊合参的实际临床运用,常见的病理脉象及其主病,脉症顺逆及疾病预后凶吉等。
606 0_ ■a四诊■x诊法■y中国■z清代
690 __ ■aR241.2■v4
701 _0 ■a朱克俭■Azhu ke jian■f(1955~)■4编著
701 _0 ■a余娜■Ayu na■f(1984~)■4编著
905 __ ■a达川区图书馆■b0056850■dR241.2■e2542■h0056850■l外借室■p7.5000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助读》内容简介: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作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师承教育是中医学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形式。它的肇始可以认为与中医药的起源同步,相传黄帝是岐伯的学生,僦贷季是岐伯的老师。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向岐伯请教问答的记述。唐宋以来,名医辈出,他们的医疗经验及学术特色,大都依靠师承教育的形式,父传子受,师授徒承,代代相传,各具特色,组成了一个人才链和人才群体。
比师承教育起步略晚的中医学校教育,据传在南北朝时期的秦承祖开始创立,及至隋唐时代,始设“太医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医教育机构。此后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并行,为中医学术传承发挥了较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