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0044746 |
I206.6/7447 |
借出 |
达川区图书馆 |
达川区图书馆 |
外借室 |
|
CNY38.00 |
CNY38.00 |
2018-04-26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08251548
005 __ 20180426154309.0
010 __ ■a7-80158-344-2■d38.00
101 __ ■achi
200 __ ■a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i闻一多卷■f陈均编著
210 __ ■a北京■c蓝天出版社■d2013
215 __ ■a297页■c照片■d23cm
330 __ ■a本书介绍诗人、学者和民主斗士闻一多的生平,对其诗歌、散文杂文、评论作品等进行赏析,解构了诗人与社会、政治诸方面的关系。
606 __ ■a闻一多1899~1946
606 __ ■a文学研究
690 __ ■aI206.6■v4
701 __ ■a陈均■4编著
905 __ ■a达川区图书馆■b0044746■dI206.6■e7447■h0044746■l外借室■p38.0000
《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闻一多卷》主要内容: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出讪李公朴追悼会后,在返家的路上被枪杀。“闻一多之死”于他自己是“诗”的完成,是从作为艺术的诗向作为行为的诗的完成;于他的时代是重要的樗,无论是闻一多早年所信奉的“国家”,还是40年代所坚持的“人民”,都在闻一多的身影下得以凝固。在现代文学史上,他所获的殊荣仅次于鲁迅。事实上,在闻一多大部分生涯中,他都是作为一个诗人而生存的,无论是格律诗潮流的推动,还是埋首古籍整理传统文学,甚至是他激烈又生动的政治活动,显示的都是一个诗人,而非学者或政治家。闻一多的国家主义、闻一多的学术研究、闻一多的人民伦理,生发点和感觉都是诗人式的。尤其是“闻一多之死”慷慨激扬,颇有楚人之风。后来的立秋都赋予了一个高度政治化的闻一多,这是一个颇为让人疑惑和不真实的形象,闻一多在现代诗学史上最早肯定了“神秘元素”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并揭示了“隐”即“兴”、“象”与西方诗歌“意象”、“象征”的内在联系。努力寻找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现代诗学之间“对话”的可能性。而且在诗歌实践中,他运用创造梦境与幻象、意象与象征、死亡意象与氛围等,给诗带来了神秘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