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 | 7-5063-3813-0 |
主要著者: | 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 编 |
出版信息: | |
载体形态: | 544页 ; 21cm |
价格描述: | CNY38.00 |
主题词: | 文学评论 文学理论 中国 2005 |
相关资源: | |
内容摘要
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
0501073 | I206/5623 | 在架 | 达川区图书馆 | 达川区图书馆 | 梁上泉文献室 | CNY38.00 | CNY38.00 | 2018-04-26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
未找到数据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文选(2005卷)》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民族精神在民族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庄严使命。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并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的总和,是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固基石。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去年春天,中华民族精神又一次经受了历史的洗礼。